靈巧手作為人形機器人末端執行器,在機器人與環境的交互中起到關鍵作用,擬人化仿生設計大勢所趨。
靈巧手結構設計三要素:驅動、傳動、感知。典型靈巧手由驅動系統、 傳動系統、感知系統和控制系統構成,其中結構設計涉及驅動、傳動和感知系統。
驅動系統:電機驅動是靈巧手主流驅動方案,由電機和減速器構成。1)電機:空心杯電機與人形機器人手指關節匹配度較G,無刷有齒 槽電機或成降本可行方案。空心杯電機具備效率G、精度G、結構緊 湊、穩定性G等優點,與靈巧手手指關節匹配度較G。無刷有齒槽電 機具備更G輸出轉矩,成本更低,參考maxon線上商城,空心杯電機 售價在2000-3000元,而無刷有齒槽電機售價在百元J別,若配合結 構設計優化(如驅動系統外置),無刷有齒槽電機有望部分替代空心 杯電機實現降本。2)減速器:降轉速提扭矩,行星&諧波減速器均有應用。
傳動系統:腱繩傳動是目前主流方案, 微型絲杠新型傳動方案優點突出,腱繩+絲杠復合傳動優勢互補。1)腱繩:腱繩傳動具備排布靈活、柔性傳動等優點,但負載能力較弱,是應用多的傳動形式,主流腱繩材料包括鋼絲繩和超G分子量聚乙烯纖維。2)絲杠:新型微型絲杠傳動方案具備G承載、G效率、G精度和G可靠性優點,絲杠 +腱繩復合傳動可實現優勢互補。
感知系統:1)力/力矩傳感器:主要應用于靈巧手手指及手腕處,助力靈巧手實現準確力控;2)觸覺傳感器:賦予靈巧手觸覺感知能力, 未來向具備陣列化、柔性化和集成化特點的電子皮膚方向演進。
Optimus靈巧手迭代復盤與展望:自由度提升+驅動系統外置+絲杠腱 繩復合傳動。Optimus一代靈巧手采用空心杯電機+齒輪箱(齒輪+蝸桿)+金屬腱繩方案,二代靈巧手外觀采用全新工業設計,并在指腹處引入觸覺傳感器單元,整體變化較少。三代靈巧手方案相比前兩代有大幅改變,核心變化包括驅動系統外置與手臂中,自由度由11個提升至22個,并且采用絲杠替代蝸桿與腱繩組成復合傳動系統。
資料獲取 | |
服務機器人在展館迎賓講解 |
|
新聞資訊 | |
== 資訊 == | |
» AI應用:巨頭逐鹿,加速繁榮-輕量版De | |
» 從柔性傳感到人形機器人觸覺革命,2030 | |
» 人形機器人產業梳理之二:爆發元年,空間無 | |
» 2025 Agent元年,AI從L2向L | |
» 2025上海AI人工智能企業TOP150 | |
» 通用具身服務機器人生態的5個泛化性 | |
» DeepSeek應用場景梳理-理論+實踐 | |
» 2025北京AI人工智能企業TOP150 | |
» 智能服務機器人的足式移動方案的優勢和適用 | |
» 智能服務機器人的輪式移動方案的優勢和適用 | |
» 多技術棧驅動的具身智能:移動+操作+交互 | |
» 選擇合適的機器人形態:3自由度、300自 | |
» 通用具身智能機器人的多元形態:專用+類人 | |
» 服務機器人商業模式變革:產品矩陣助力全棧 | |
» DeepSeek等大模型工具使用手冊-實 | |
== 機器人推薦 == | |
![]() 服務機器人(迎賓、講解、導診...) |
|
![]() 智能消毒機器人 |
|
![]() 機器人底盤 |
![]() |